-
2019-11
18
来源:中国海洋报 记者 赵 婧11月8~9日,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2019年会暨“海洋命运共同体与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该联盟成员单位,中、日、韩、西班牙、法国等相关学术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就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蓝色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滨海湾区治理与区域合作、海岸带治理经验与模式等话题研讨交流,为东黄海地区发展合作建言献策。北极事务成为全球关注热点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加速。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北极在战略、经济、科研、环保、航道、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不断提升,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极地研究中心主任金珉秀谈及北极的形势和变化时说,北极冰雪融化不仅导致北极自然环境变化,而且可能引发气候变暖加速、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现象增多、生物多样性受损等全球性问题。同时,北极冰雪融化可能逐步改变北极开发利用的条件,而这又会对北极居民和土著人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金珉秀介绍了韩国的北极政策,建议中日韩三国可以基于原有的科学研究合作向
-
2019-11
18
来源:中国海洋报 记者 赵 婧 11月8-9日,2019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年会暨“海洋命运共同体与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中日韩3国的50多位专家学者就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蓝色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滨海湾区治理与区域合作、海岸带治理经验与模式等话题进行研讨交流,为东黄海地区发展合作建言献策。会议指出,中日韩同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国,在北极事务上有着相似的利益;对于海洋酸化、海水升温、海平面上升、海洋微塑料等全球海洋问题,有着共同的关切。联盟各成员单位在诸多海洋事务国际场合有过交流,合作基础良好,期待借助联盟这一平台,夯实合作基础,拓宽合作领域,共绘合作愿景。据悉,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是为落实2014年中国在第九届东亚峰会上提出的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倡议,由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2017年发起成立。联盟是中国首个专门研究东黄海涉海问题的智库合作机构,成员单位包括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
-
2019-04
02
■ 王 旭日本涉海政策的制定日本“海洋国家”的属性明确。日本国土面积不及中国的1/25,只有38万平方公里,但是声索的海域管理面积达447万平方公里,达到了日本国土的十几倍,相当于中国主张管辖海域的1.5倍,位居世界第6位。日本的这一现实地理情况决定了它的“海洋国家”属性。日本海洋战略与政策的制定经历了几个阶段。二战后,主要有3个特点。一是从重视经济议题转向优先政治、政经并重;二是从政府各职能部门九龙治海、各自为政到成立国家综合海洋政策本部,统筹协调所有涉海事务;三是从分散的、零星的立法走向以《海洋基本法》《海洋基本计划》为框架系统开展立法和管理。这也符合一个国家海洋战略制定、发展、成熟的普遍性规律。2007年,日本通过《海洋基本法》。该法虽然篇幅不长,仅6000余字,但是提纲挈领,标志意义突显。一是申明了“海洋立国”,二是提出了六大海洋理念,三是决定成立综合海洋政策本部,对国家的海洋管理体制作出安排。六大海洋理念分别是,在开发利用海洋和保护海洋环境之间保持平衡、确保海洋安全、充实有关海
-
2019-04
02
■ 孙 凯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北极事务越来越融入全球事务。近年来,中日韩三国积极参与北极事务,同时在2013年被接纳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就北极事务而言,三国共处东北亚、北太平洋地区,共为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近北极国家”、北极事务重要的利益攸关方,对于北极航运、北极环境保护等事务有着共同的诉求和关切,这些都决定了中日韩三国在北极事务中的深入合作大有可为。2016年以来,三国已经连续3年举行了北极事务高级别对话,就共同关切的问题交流磋商,并加强了三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合作。在国家层面,三国都非常重视加强北极事务的战略规划和政策协调。2018年1月,中国发布了首份《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阐释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立场、原则和理念等;日本为进一步巩固其北极政策发布了第三份《海洋政策基本计划》,韩国也将公布第二份《北极政策总体规划》。中日韩三国加快了涉北极事务的智库建设,以加强北极事务研究。日韩近年来利用多种平台和渠道,扩大涉北极事务的交流。就日本而言,日本的北海道大学是亚洲第一所加入北极大学的教育
-
2019-04
02
日前,在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暨“全球海洋治理视角下区域海洋治理与合作”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就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冰上丝绸之路背景下的东亚海洋合作、海洋治理合作的政策与实践等话题分享经验、探讨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并提出了多项应对建议。今天本报摘登3位专家的发言,以飨读者。■ 傅梦孜海洋关系到人类发展的前途,海洋治理进程其效果对海洋国家和非海洋国家同样利益攸关。全球化时代各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路径不尽一致,需要在探索过程中加强协同,不断完善。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进而指明了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的大方向,体现了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观,也为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确立了基本原则,提供了明确的路径指引。由己及人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中国的国家海洋治理是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组成,也是中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先行基础。一个国家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中的
-
2019-04
02
本报讯(记者 赵 婧)12月21日,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迎来新成员。在该联盟年会暨“全球海洋治理视角下区域海洋治理与合作”北京研讨会上,日本笹川和平财团海洋政策研究所、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正式入盟签约。有关专家学者就全球海洋治理、区域海洋治理与东亚海洋合作等话题深入进行了学术交流。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是为落实2014年中国在第九届东亚峰会上提出的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倡议,由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2017年发起成立的,该所所长张海文表示,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是联盟的创始成员,此次日本海洋政策研究的权威智库加入,让联盟作为东亚海洋研究合作平台更加完整了。今年以来,东黄海局势稳定,期待沿岸各国和地区相关涉海研究机构,汇集各方科研力量和智慧,对共同关切的海洋重大问题、热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和讨论,为将东黄海建设成为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献计献策。日本笹川和平财团海洋政策研究所所长角南笃表示,在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的背景下加入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共同研究东亚海洋问题,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宁波
-
2019-04
02
2018年11月28-30日,由联盟资助,浙江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宁波大学、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地理学会主办,宁波大学昂热大学联合学院/中欧旅游与文化学院等承办的甬江港城论坛2018:“一带一路”倡议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宁波召开。来自北京大学、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浙江大学、上海社科院、西北大学、国家海洋局、上海师范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21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本次研讨会以“一带一路”倡议与海岸带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结合气候变化、海岸带资源、地理空间大数据等话题进行研讨,对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联盟秘书处供稿)
-
2019-04
02
本报讯(记者 赵 婧)2018年11月9日,“一带一路”海洋合作的人文基础中日学术研讨会在京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边疆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北京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和日本防卫省防卫研究所特别研究、日本国际未来科学研究所、日中“一带一路”促进会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中日海洋合作的历史、现状与前景和“一带一路”建设中日海洋合作路径等议题,分别从中日两国开展海上合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中日两国在海洋领域合作空间及“一带一路”倡议对中日两国关系的影响等角度展开交流讨论,成果丰硕,对深化“一带一路”建设和中日两国海洋合作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转载《中国海洋报》2018年11月27日第2版)
-
2019-04
02
本报讯(记者 赵 婧)2018年9月13日,“一带一路”中韩海洋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海疆智库承办。来自中韩两国科研机构和高校的3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与会学者围绕中韩“一带一路”海洋合作的人文历史基础、“一带一路”建设中韩海洋合作路径、中韩共建“一带一路”的战略意义3个议题展开交流和讨论,从“中韩海上丝绸之路与环黄海、东海海域交涉网络”“对韩国水下发掘中国遗物的考察”“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韩合作”等方面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此次会议力图通过聚焦中韩海洋文化的悠久历史,科学阐释中韩“一带一路”海洋合作的历史逻辑和实践起点,为推动中韩两国海洋合作提供更丰富的历史经验和动力源泉,积极推动中韩两国实现海洋发展政策和发展规划的相互对接,寻求双方海洋合作的最大利益。(转载《中国海洋报》2018年10月24日第2版)
-
2019-04
02
2018年3月31日,由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承办的 “新时期的中日关系:历史与国际视野中的东海问题及应对”研讨会在京召开。本次会议汇集了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主要对东海及钓鱼岛问题的历史问题、日本东海及钓鱼岛问题政策分析、日本关于钓鱼岛海域的防务新动向、台日关系的新发展等进行了研讨。(联盟秘书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