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06
10
《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5)》于2015年6月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报告》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和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决定的要求,结合2014年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领域的重大事件,包括“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从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建设海上丝绸之路七个部分展开论述。同时,《报告》还对社会和公众关注的一些海洋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评述。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报告》新增内容,也是全书亮点所在。这既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站在新的起点上,在创新传承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精神基础上,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依靠既有的双边、多边海洋合作机制和框架,借助区域既有的、行之有效的海洋合作平台,发展和完善海洋合作伙伴关系网络,积极开展务实的海洋合作,优先推进海上互联互通、海洋经济、海洋环保与防灾减灾、海洋文化等领域合作,提升沿线国家民众的海洋
-
2015-04
15
全国海洋工作会议分析了当前海洋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2015年海洋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进行了部署,明确提出了“全力做好海洋战略规划工作”的具体要求。日前,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以下简称战略所)召开全所工作会议,传达学习全国海洋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2015年工作。2015年,战略所将在国家海洋局党组领导下,紧密围绕加强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推动海洋事业全面发展这一中心,着力做好5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参与海洋立法的相关工作。继续与相关部门展开密切协作,参与《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推进《海洋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管理条例》《南极活动管理条例》等立法修法研究和论证工作,尽快完成《深海海底区域资源勘探开发法》的草案内容论证及立法支持材料的编写工作。二是努力做好海洋发展战略和政策研究工作。大力配合中央和国家海洋局开展研究编制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积极开展“十三五”海洋规划的研拟工作。继续参与拓展极地、大洋的战略研究。深入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科技兴海及推进海
-
2015-02
12
2014年《海洋发展战略研究动态》刊发表
-
2014-11
27
2014年11月18日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应约接待了来华出访的第八届中美高级别安全对话会美方代表团。代表团团长为美前战略部司令尤金·哈比格上将,团员包括美前助理贸易代表夏尊恩等。双方会谈在友好气氛中进行,战略所所长高之国向美方代表团介绍了战略所的主张,目标和科研工作的情况。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陈越介绍了国家海洋局和新组建的中国海警局的基本情况。双方还就中美交流合作海上平台,可利用资源等关心的问题交流了意见和看法。战略所向美方代表团赠送了《2014年中国海洋发展报告》和《南海九段线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的书籍。 美方团长 前战略司令尤金·哈比格上将
-
2014-08
21
为我国维护南海权益提供重要法理依据 日前,我国首部系统阐述南海九段线理论的图书——《论南海九段线的历史、地位和作用》正式出版。全国各大新华书店有售,或联系海洋出版社发行部(010-62132549)、邮购部(010-68038093)。该书由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国际海洋法法庭法官高之国和清华大学国际法教授、国际法协会成员贾兵兵共同所著,共6章,分别从南海的地理及其意义、中国有关九段线的实践及历史演进、九段线的法律性质与地位、相关法律问题、政策建议与展望等方面,对九段线的立意、作用、国际法基础、主权主张的范围、历史性所有权是否发挥作用等进行了论证。该著作旨在向国际社会阐明南海九段线的国际法依据,以及我国关于九段线的国家实践。首次提出了南海九段线是一条历史性的权利线,兼具历史性所有权和历史性权利的双重性质的观点。南海九段线已成为对历来属于中国的南海诸岛主权的宣示,包括对在这些岛屿及其周围海域中从事渔业、航行以及矿藏等资源勘探开发等其他海洋活动的历史性权利。 这一主张的主要依据
-
2014-07
24
受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Stockholm International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 SIPRI)邀请,我所付玉、李军两位副研究员参加了于7月9日~11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的海洋安全论坛(SIPRI Maritime Security Forum, 2014)。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是瑞典研究和平与安全等重要问题的学术机构。该研究所于1966年在瑞典前首相塔格·米尔达的倡议下建立,主要研究领域是技术军备竞赛、军费和武器贸易、化学武器、裁军和军控谈判与建议等,以及军事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其使命是为制定国家战略规划和安全政策提供建议和咨询报告,对北约的战略决策具有相当的影响力。来自10多家研究机构和研究项目的近30名代表参加了本次论坛会议,主要包括:美国海军军事学院中国海事研究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政治学系、日本国际问题研究所、中国国际战略基金会、中国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中国海军学术所、中国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哈佛大学亚洲中心、马来西亚海洋
-
2014-07
07
2014年6月19日,台湾世新大学林孝信教授借访问大陆之际,应邀到所作学术报告。此次林教授着重从当年保钓运动的缘起、活动的组织与过程以及参加保钓运动的收获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当年保钓运动的相关情况,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交流。林孝信教授是一位值得尊敬的保钓运动老前辈,他是20世纪70年代在美国华人保钓运动亲历者和组织者,目前在台湾世新大学继续从事保钓宣传活动,一生战斗在保钓运动的第一线。林教授也全程参与了“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展览工作。报告会由后,贾宇副所长代表战略所与林教授互赠了礼物。
-
2014-07
02
6月15日,在国家海洋局国际合作司的大力支持下,由我所倡议并参与策划,并与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国家图书馆中国边疆文献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保钓文献收藏研究中心、台湾世新大学等单位联合主办的“钓鱼岛的历史与主权”展览在福建师范大学展出。这是海峡两岸高校首次共同展出钓鱼岛的历史图片资料,也是两岸学术界就钓鱼岛问题加强合作交流的一次有益尝试。展览通过近60面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了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窃取钓鱼岛、美日对钓鱼岛私相授受、钓鱼岛上空的阴霾、神圣领土不容侵犯等内容。来自国家海洋局、外交部等部门的领导、主办单位代表及承办单位福建师范大学师生共计200余人参加了开幕式,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研究中心谢必震教授为参观展览的嘉宾和师生进行了讲解,香港大学郑海麟教授、世新大学林孝信教授还进行了相关的讲座。本次展览预计将持续到2014年7月15日,下半年还将移至北京继续展出。钓鱼岛历史与主权
-
2014-04
29
2014年4月29日,《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4)》首座谈会在北京举行。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光明日报、科技日报、法制日报、中新社、中国日报、中国海洋报、新京报、南方都市报、中国网等多家媒体的记者出席了首发仪式。来自外交和军队、海洋局、社科院、高校等单位的领导和嘉宾应邀参加了新书发布和座谈会。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海洋事务成为政府、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4)》在既往版本和篇章的基础上进行了适度调整,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部署和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要求,结合2013年海洋事业的发展和海洋领域的重大事件,从中国海洋发展的宏观环境、加强海洋综合管理、发展海洋经济、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和建设海洋强国七个部分展开论述。《中国海洋发展报告(2014)》还对社会和公众关注的一些海洋热点和难点问题进行了评述。中国海洋发展报告编写工作得到
-
2013-12
27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于2013年12月27日在北京召开了“2013年建设海洋强国高层研讨会”(“香山海洋战略论坛”)。来自在京军地有关部门和高校、研究机构的三十多位领导、专家和学者出席会议。此次会议主题为“建设海洋强国路线图研究”。会议围绕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背景、战略目标、战略领域和重点任务、空间战略布局、战略路线图以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深入讨论和交流。与会代表认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中国是陆海兼备的大国,海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是外向型经济大国,需要继续通过海洋利用世界资源和全球市场。只有通过建设海洋强国,才有能力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海洋权益和国家安全,才能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与会代表认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开发和保护海洋,需要“以海撑陆”、“以洋补海”,大力拓展海洋空间,科学开发海洋资源,把海洋建设成为补充和接替我国食物、能源、淡水、金属矿产和空间等资源的战略性基地。与会代表认为,建设海洋强国面临着海洋战略博弈、岛屿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