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工作动态
  • 2025-01
    06
    11月6日下午,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CIMA)、笹川和平财团海洋政策研究所(OPRI-SPF)、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组织(PEMSEA)、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NMHMS-MNR)、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CODF)共同主办的“碳政策、制度与技术研讨会”在2024年东亚海大会暨厦门国际海洋周期间顺利召开。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张海文开幕式由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张海文主持,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潘新春,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主任许国栋,PEMSEA技术会议主席Keita Furukawa分别作开幕致辞。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潘新春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主任 许国栋PEMSEA技术会议主席 Keita Furukawa在报告分享环节,来自斯里兰卡、日本、马耳他、毛里求斯及中国的专家学者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的蓝色碳汇生态系统保护政策和监测技术。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国际合作首席专家 郭寅峰马耳他大学 Anthony
  • 2025-01
    06
    国际社会对海岸带定义和地理空间范围的界定皆有所不同,例如,可分别依据地理视角、依据行政边界、依据人类活动范围等不同视角进行界定。不同的国际组织对海岸带也有不同的定义。COAST CARD Japan  Keita Furukawa博士在本次研讨会上,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组织创始人蔡程瑛博士应邀就海岸带综合管理实施方法论进行了专题讲座。他强调了调动地方领导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以及促进多部门合作和社区参与的重要性。东亚海环境管理伙伴关系组织创始人 蔡程瑛在日本,东京湾的海岸带综合管理是与利益相关者互动的社会实践。东京湾海岸带综合管理实施的目标是通过公民参与以实现包容性社会的转型。未来,需要考虑气候行动和生物多样性行动的兼容性,并采用以科学为基础的方法。此外,应根据全球和地区议程,保持地方-国家-区域行动的联动。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原所长 张海文在中国,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实施显著增加了海洋生态经济系统的年度社会经济效益。厦门海岸带综合管理模式包含6个因素,即:不断完善的地方法
  • 2024-12
    31
    2024年12月24-26日,我所与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联合组团赴日本,访问日本有关研究机构,就中日联合申请的联合国“海洋十年”的“西北太平洋台风预报及灾害应对”(Typhoon forecast and response in Northwest Pacific,简称TFRiN)项目及有关合作事宜开展交流。我所由徐贺云副所长带队,张海文研究员和疏震娅研究员参加。代表团在笹川和平财团海洋政策研究所(OPRI-SPF)与日方共同举办“中日海洋科学合作研讨会”。双方与会代表围绕TFRiN项目及所际合作开展交流。日方专家田中光太郎、小森雄太和朱梦瑶就日本的“海洋十年”、日本危机和风险管理体系以及中日海洋科学合作的良好经验做报告。海洋一所魏泽勋副所长、徐腾飞研究员、王世柱副研究员分别就TFRiN项目、气候变化下西北太平洋台风预报及响应的中日合作研究以及中国的“海洋十年”做报告。我所徐贺云副所长、张海文研究员和疏震娅研究员分别就中日海洋管理与政策合作,中日TFRiN项目应对台风合作机制的意义,
  • 2024-12
    31
    2024年11月28日至29日,第八届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召开。论坛由中国自然资源部和印度尼西亚国家研究创新署(以下分别简称“自然资源部”和“国研署”)共同主办,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国研署地球科学与海洋研究所、印尼苏迪曼将军大学、印尼海洋渔业部人力资源与海洋渔业发展局、“海洋十年”国际合作中心联合承办。来自中国和东南亚9个国家70多家管理部门、科研院所、涉海企业的专家代表等200余人参会,共同探讨区域内海洋合作与发展路径。论坛以“加强海洋与气候研究合作,加速联合国‘海洋十年’行动”为主题,设有五个平行分论坛。海洋战略所海洋法律与权益研究室副主任罗刚研究员在“海洋政策与管理”分论坛上作了题为《海洋命运共同体愿景下国际合作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中国的政策、实践与前景》的英文发言。中国-东南亚国家海洋合作论坛是由中方和周边国家涉海部门于2013年共同发起的合作机制。海洋战略所高度重视与东盟国家智库学者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对话,曾派专家参加往届论坛,积极助力中
  • 2024-12
    12
    近日,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与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在广州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此次签约标志着双方将在海洋经济、规划、政策研究等方面开展更加紧密的合作。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高仁胜,广东省海洋发展规划研究中心党总支书记、主任徐天等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双方本着长期合作、互信共赢的原则,结成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旨在通过优势互补、协同创新,推动海洋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协议,双方将围绕构建海洋智库联盟、开展海洋政策研究、搭建海洋交流平台、推动现代海洋治理等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特别是在促进国家海洋战略与广东省海洋事业的有机结合方面,双方将携手探索更多创新模式,助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
  • 2024-11
    11
    APEC经济体海洋低碳经济政策国际研讨会(Workshop on Low-Carbon Ocean Economy Policies of APEC Economies)于10月24日在青岛西海岸新区成功举行。会议由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主办,来自中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俄罗斯等亚太经合组织(APEC)经济体代表,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和科研院所的代表、专家学者以及业界精英共30余人与会。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冯军处长和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徐贺云副所长在开幕式致欢迎辞,介绍了中国发展海洋低碳经济和蓝色碳汇的主要举措,提出了加强APEC经济体合作、促进海洋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本次研讨会由亚太经合组织(APEC)秘书处批准立项,旨在促进APEC气候治理路线图和相关治理愿景的实施,加强APEC经济体间的政策经验分享与交流,推动APEC区域海洋经济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研讨会以“海洋低碳经济和蓝色碳汇发展”为主题,与会代表围绕发展海洋低碳经济的意义及挑战、发展蓝色碳
  • 2024-10
    24
    2024年10月14日至16日,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主办,冰岛阿克雷里大学、冰岛研究中心、冰岛大学、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NARC)秘书处、“北极门户”网站协办的“第九届中国—北欧北极合作研讨会”在冰岛阿克雷里召开。海洋战略所高仁胜副书记和海洋法律与权益研究室陈曦笛博士受邀参会。来自中国、冰岛、芬兰、挪威等国五十多位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本届研讨会主题为“北极机遇与挑战并存背景下的中国-北欧合作”。高仁胜副书记在CNARC成员机构会议代表海洋战略所做英文致辞,介绍了我所在北极治理方面的相关研究基础和既有成果,向各成员机构表达在未来开展合作的期待和愿景。海洋战略所陈曦笛博士在“国际合作与北冰洋治理,当前与未来展望”平行论坛下作了题为“BBNJ协定划区管理工具对北极治理的影响”的主题报告。海洋战略所于2023年正式成为CNARC成员机构。此次会议大大增进了成员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为加强机构间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 2024-10
    24
    2024年9月24日至25日,由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和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主办的第八届边界与海洋研究国际论坛在湖北武汉举行。我所海洋法律与权益研究室副主任罗刚研究员、陈曦笛博士应邀参会并作专题发言。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国周边命运共同体”。来自中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等60余位研究边海问题的专家学者参会,围绕“周边命运共同体”、“日本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的多边外交与法律战与海洋命运共同体”、“中国与朝鲜半岛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与研讨。会上,罗刚研究员作了题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海洋环境的有效保护:合作式还是对抗式?》的专题发言。他结合争端解决机制的相关法理,探讨了争议海域海洋环境保护的有效方式问题,指出中国倡导的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涵盖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义,致力于强化海洋领域的国际合作以及提升海洋环境保护的有效性。陈曦笛博士作了题为《BBNJ协定对能源合作的影响》的专题发言。他探讨了BBNJ协定对海上能源运输通道保障、深
  • 2024-10
    18
    10月9日-10日,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联合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华东政法大学军事法研究中心举办的主题为“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与中国海洋战略”的第六届中国海洋发展研究青年论坛在青岛召开。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贺云和海洋法律与权益研究室主任密晨曦研究员出席会议。原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曙光出席论坛并讲话。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所长徐贺云在开幕式致辞。论坛特邀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二级教授刘惠荣,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教授、海军大校梁芳,厦门大学法学院教授施余兵,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研究员孙吉亭作主旨报告。本届论坛征文评审专家及部分合作期刊主编、编审等嘉宾出席论坛。论坛开幕式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学术委员、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原所长马德毅研究员主持。徐贺云副所长在开幕式致辞中提到,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海洋治理、平衡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促进全球海洋可持续发展,对于实现海洋强国建设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当今,国际格局正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全球海洋治
  • 2024-10
    11
    2024年9月26日,海上丝路国家海洋空间规划工作交流会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厦门大学、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海南省海洋厅承办。全国人大环资委副主任委员王宏,自然资源部副部长、国家海洋局局长孙书贤,国际海底管理局秘书长迈克尔·洛奇,安提瓜和巴布达议员(前海洋渔业部长)阿西尔·迪恩·乔纳斯,加勒比区域渔业机制秘书长米尔顿·奥斯瓦尔德·霍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非洲及邻近岛屿国家分委会主席阿法恩·库阿迪奥等分别在线上线下出席会议并致词。海洋战略所徐贺云副所长、海洋法律与权益研究室密晨曦主任、海洋经济与科技研究室张平主任和陈曦笛博士受邀参会。密晨曦研究员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平行论坛下作了题为“冰上丝绸之路倡议:共建绿色、和平和可持续发展之路(Polar Silk Road initiative: Jointly Building a Green, Peaceful and Suatainable Road)”的主题报告。来自共建“一带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