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0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希腊雅典出席中希海洋合作论坛,发表题为《努力建设和平合作和谐之海》的演讲。演讲中,李克强提到:“海洋既为人类增添福祉,也带来诸多共同挑战。无论是维护海洋安全,还是保护海洋生态,任务都相当艰巨。我们愿同世界各国一道,通过发展海洋事业带动经济发展、深化国际合作、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建设一个和平、合作、和谐的海洋。”
建设和平、合作、和谐之海,离不开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李克强强调“中国愿同海洋国家一道,积极构建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海上通道、发展海洋经济、利用海洋资源、探索海洋奥秘,为扩大国际海洋合作做出贡献。”希腊有着悠久的海洋文明,丰富的航运经验,也具备近一个世纪的现代海洋研究历史,有很多探索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的经验。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也没有离开过海洋,尤其在当前这一时期,中国海洋事业快速发展,对海洋的开发能力显著增强,了解和探索海洋的需求也进一步增强。因此,推动中希海洋科技领域合作,对促进两国海洋科技发展,共同探索博大的海洋具有重要作用。
希腊有悠久的航运历史,海运至今仍是希腊的经济支柱。希腊一直以来极为重视海运安全,围绕着保障海上活动安全做出了很多努力。1997年,希腊在欧洲自由贸易联盟的资助下研制开发了爱琴海监测和预报系统——海神(Poseidon)系统,目前海神系统已经运行了十几年,其所采集的海洋物理和生物化学数据被用于研制多种海洋预报产品,包括对海运极为重要的天气和海况预报。近年来,我国的海洋观测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具备了水面和水下观测技术、岸站观测技术、空基海洋观测技术等,目前已初步形成了立体海洋观测网。在海洋观测数据的支撑下,我国建立了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开展了海洋环境、海洋灾害的预警报工作。中国是全球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大部分货物通过海上运输。加强海洋灾害预警报能力,保障海上运输安全对中国来说也极为重要。在海洋观测和预警报领域,我国同希腊都具备较好的工作基础,有着共同的保护海上活动的需求,合作前景良好。
事实上,除希腊海神系统外,欧洲国家还建立了若干区域性海洋观测网络,如英国国家海洋观测系统、爱尔兰海监测系统等。近年来,欧盟开始整合海洋观测网络,自2007年起建立欧洲海洋观测与数据网络,通过整合各区域海洋监测系统的数据,在欧盟范围内共享海洋信息。这一举措可以令海洋信息直接为海洋产业部门和科研部门提供服务,用于经济和科技创新活动。在今年5月发布的欧盟蓝色经济创新倡议中,欧盟提出要继续改进和扩展欧洲海洋观测与数据网络,绘制出高分辨率的包括海底和覆盖水域的欧洲海洋地图。这些计划充分表明:具有长期海洋开发历史的欧洲国家,正打算通过海洋观测和信息共享的方式,激发海洋经济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从海洋中获取更大利益。欧洲国家发展海洋观测和信息服务的技术、经验和理念,值得我国借鉴。希腊是欧盟成员国之一,也是欧洲海洋科研的重要力量,希腊可以成为中国加强与欧盟科技合作的强有力伙伴。
除了海洋观测,中国和希腊还在相当广泛的领域有合作潜力。6月20日~21日召开的首届中希海洋科技合作研讨会上,中希两国的海洋专家围绕海洋环境与气候变化、海洋生态保护、海洋地质环境与灾害、海洋高新技术等话题进行了研讨,认为双方可以在洋卫星定标与校准领域、海洋深潜领域展开合作。
中国与希腊有长期的科技合作基础,两国政府于1979年签订了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基本上每两年举行一次科技合作委员会会议。可再生能源、环境等主题一直是中希科技合作的优先领域。此次李克强总理访问希腊并出席“中希海洋合作论坛”为中希海洋科技合作带来了良好的机会。访问期间中国与希腊签署海洋合作谅解备忘录,决定成立中希政府间海洋合作委员会,加强在海洋科技、环保、防灾减灾和海上执法等领域务实合作。“中希海洋合作论坛”有望成为进一步深化两国海洋科技领域合作的契机,推动中希乃至中欧海洋合作。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是世界各国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世纪。海洋世纪承载着人类走向海洋谋求发展的梦想,也面临着在气候变化影响加剧和环境风险增大背景下来自海洋的巨大挑战。21世纪也是全球科技竞争的时代,各国纷纷以科技为突破点,寻求科技驱动发展的道路。近年欧盟提出的绿色创新战略和蓝色增长计划都把科技创新作为拉动经济复苏,带动社会发展,同时也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在全球应对海洋生态环境挑战,增强海洋对经济发展和人类福利贡献的过程中,科技创新也承担着重要作用。为此,有必要加强海洋科技合作,扩大国际海洋合作领域,同世界各国一道建设“和平、合作、和谐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