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之国:高屋建瓴 内容丰富 内涵深刻 意义深远

——谈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海洋强国战略讲话精神的体会

         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高之国
  7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8次集体学习会上就建设海洋强国战略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的讲话高屋建瓴,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意义深远,既有战略上的宏观指导,也有实际层面上的具体指示和要求,为发展海洋经济、维护海洋。
  一、建设海洋强国的历史和战略背景
  总书记从中外两个方面阐述了海洋强国的历史沿革。从世界历史看,西方大国的发展无不与海洋息息相关,工业革命后西方主要国家通过海洋开拓殖民地、掠夺世界资源,发展成为世界强国。从中国历史看,中华民族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海洋文明,但从明代中期以后,由于闭关锁国,国力衰落,最终成为一个落后挨打的国家。历史经验告诉我们,面向海洋则兴,放弃海洋则衰;国强则海权强,国弱则海权弱。
  关于海洋的战略地位,总书记一连用了3个“更加”来强调21世纪海洋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竞争中的重要性: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在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角色更加显著。他还特别强调指出,中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的陆海复合型国家。
  二、海洋与国家的关系及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位置
  总书记指出,海洋事业总体上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国在海洋上拥有广泛的战略利益,海洋事业发展得怎么样,海洋问题解决得好不好,关系到民族生存发展,关系到国家兴衰安危。
  总书记进一步从4个方面强调建设海洋强国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对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对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都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总书记在讲话的结论中,高度概括总结和评价了海洋与国家发展的关系,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是一个物质概念,传统意义上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在总书记的讲话中,把海洋强国及其建设上升到一个哲学意义上的上层建筑的高度。上述精辟论断和结论,把海洋开发和海洋事业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海洋与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三、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理论、道路和模式
  总书记高屋建瓴地阐述了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道路和方式。那就是,“我们坚持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也就是说,中国将通过和平而非战争的方式、合作而非霸权的道路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这是一条史无前例、强而不霸、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海洋强国之路,完全值得我们去大胆地探索和实践。 
  四、关于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领域、措施和任务
  总书记在讲话中,着重从以下4个方面阐述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领域、战略措施和战略任务。
  第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着力推动海洋经济从数量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应采取的战略措施是:“加强海洋产业规划和指导”,优化海洋产业结构,提高海洋经济质量,目标是“努力使海洋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食物安全、水资源安全做出贡献”。
  第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着力推动海洋开发方式向循环利用型转变。在这一战略领域中,应采取的方针是:“坚持开发和保护并举”,主要的措施为“三制度一规划”,即:一是建立入海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二是完善海洋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是加快建立海洋生态补偿和生态损害赔偿制度,四是尽快制定海岸线保护利用规划。
  第三,发展海洋科学技术,着力推动海洋科技向创新引领型转变。这一领域的总体措施是:“搞好科技创新总体规划”,重点目标是在深水、绿色、安全的高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利用大洋和极地资源做好前期准备。
  第四,维护国家海洋权益,着力推动海洋维权向统筹兼顾型转变。关于维护海洋权益的战略举措,总书记指出“一个统筹,一个统一”,即“统筹维稳和维权两个大局,坚持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相统一”。
  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努力贯彻执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和工作指示,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把本部门、本单位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为发展海洋事业、建设海洋强国做出更大的贡献。

 

         转引自:《中国海洋报》2013826日,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