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要闻播报

首届“新时代全球海洋治理”国际讲习班 在线成功举办

2021年9月13日至17日,由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战略所”)和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联合主办的首届“新时代全球海洋治理”国际讲习班在线成功举办。讲习班面向全球招收学员,受到了来自东盟、南亚、西亚、中东欧、非洲、拉美、大洋洲等地区28个国家的政府官员、海军官员、智库学者、高校师生以及相关国际组织官员的积极响应,共有160余位国内外学员在线参加了本次学习与交流活动。

新建位图图像.bmp

9月13日上午,海洋战略所所长张海文研究员、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副院长施余兵教授在线出席开班仪式并英文致辞。开班仪式由海洋战略所副研究员罗刚博士主持。张海文所长在致辞中对参加讲习班的国内外学员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介绍了当今全球海洋治理的现状、中国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以及海洋战略所开展学术交流与国际合作的情况。开班仪式后,讲习班正式开始。

讲习班为期5天,共分八讲,来自海洋战略所、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和大连海事大学的八位专家学者先后围绕全球海洋治理的不同主题进行全英文讲授,由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钟慧副教授和林蓁副教授在线主持。

新建位图图像 (2).jpg

 

讲习班第一讲聚焦全球海洋治理的法律和政策,由海洋战略所副研究员罗刚博士主讲。罗刚博士以世界海洋正面临的诸多挑战为切入点,首先说明了全球海洋治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罗刚博士随后介绍了全球海洋治理的规制体系和热点问题,重点对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的发展历程、核心概念、历史地位、体系特征以及未予规定的事项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后,罗刚博士介绍了中国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倡议。他指出,“海洋命运共同体”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全球海洋治理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应当坚定维护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而不是少数国家主张的所谓基于规则的秩序;应当坚持海洋的和平利用,建设海洋生态文明,维护好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之间的精妙平衡;应当增强互信,大力开展海上务实合作,积极拓展合作领域;应当认识到有关涉海争议及其解决过程的复杂性,理解谈判和友好协商在预防争端、管控分歧、解决争端以及海洋治理等方面所发挥的积极作用,明确指出过度依赖所谓的诉讼技巧并不有利于涉海争议的成功解决、圆满解决。在课堂讨论环节,罗刚博士在解答有关问题时进一步说明,《公约》是战后海洋法律秩序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历史意义重大,也是国际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始终坚守国际法治,维护包括《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即使面对外部的法律挑战也没有选择毁约退群。支持《公约》的法律体制与各国对《公约》体系和条款存在不同的理解,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公约》是一个精心设计、平衡反映各方关切的整体,应当得到善意、准确、完整地解释和适用。罗刚博士还对无人潜航器是否属于船舶等问题作出分析和回应。

新建位图图像 (3).jpg

讲习班第二讲聚焦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由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副所长乔方利研究员主讲。2017年,第72届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宣布2021年至2030年为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旨在通过激发一场海洋科学的深刻变革,在《公约》框架下为全球、区域、国家以及地方等不同层级海洋管理提供科学解决方案。2020年,第75届联合国大会批准了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2021-2030)计划(简称“海洋十年”)的正式实施。乔方利研究员介绍了联合国“海洋十年”的基本内容,包括实施计划结构、愿景与使命、面临的十大挑战,指出当前机遇与挑战并存。乔方利研究员指出,“海洋十年”是联合国促进海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决议,也是当前最为重要的全球性海洋科学倡议。“海洋十年”的愿景是“构建我们所需要的科学,打造我们所希望的海洋”,旨在“推动形成变革性的科学解决方案,促进可持续发展,连接人类和海洋”。作为著名的海洋科学家,乔方利研究员还从科学的视角为学员们讲解了赤潮、海洋湍流以及海水温度差异等科学现象,为学员们描述了海洋科学在助力社会治理和促进经济发展中的广阔图景。

讲习班第三讲聚焦国际海洋环境法,由武汉大学边界与海洋研究院蒋小翼教授主讲。蒋小翼教授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国际海洋环境法的相关背景知识,指出海洋环境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但正面临着过度捕捞、海洋污染、生境破坏、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威胁。作为对上述挑战的回应,国际海洋环境法的目标是致力于保护海洋环境,养护海洋生物资源与海洋生物多样性。蒋小翼教授对国际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体系进行了系统梳理,着重介绍了海洋污染的来源和类型,指出《公约》是整合性海洋环境治理的国际公约,而《预防船舶污染国际公约》等针对特定污染源的国际公约以及区域性公约、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规则同样也是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渊源。蒋小翼教授还介绍了海洋污染损害的责任和赔偿,指出海洋环境损害责任是国际海洋环境保护法的重要问题,《油污染损害国际赔偿基金国际公约》《油污染损害国际民事责任公约》对此均作出规定,但系统全面规定海洋环境损害责任的国际公约仍然缺位。蒋小翼教授最后对国际海洋环境法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讲习班第四讲聚焦BBNJ国际谈判相关的法律问题,由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副院长施余兵教授主讲。施余兵教授首先介绍了BBNJ国际协定谈判的背景与最新进展,并说明了立法规制BBNJ的必要性。施余兵教授着重介绍了BBNJ国际协定谈判各方围绕海洋遗传资源、划区管理工具(包括海洋保护区)、环境影响评价、能力建设与技术转让等问题所达成的共识与存在的分歧。施余兵教授还介绍“不损害”原则提出的过程,并分析联合国大会与相关学者对“不损害”原则的阐释。施余兵教授还就BBNJ国际协定谈判过程中出现的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与海洋自由原则之争进行了分析,指出该问题构成协定谈判过程中的重大挑战,有待各国秉持足够的政治意愿与妥协精神加以解决。施余兵教授最后介绍了BBNJ国际协定谈判中争端解决机制的相关问题,并结合草案案文分析协定的争端解决条款。

讲习班第五讲聚焦《公约》下的争端解决机制,由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高圣惕教授主讲。高圣惕教授首先通过具体案例的解读引出了“如何判断一个案件是否存在管辖权”的问题,指出一个国际裁决机构在构建管辖权时首先必须确定双方之间是否存在“争端”,且该“争端”必须涉及争端双方所缔结条约的解释或适用。高圣惕教授接着介绍了《公约》第十五部分的争端解决机制,包括在根据第二节诉诸强制程序之前和平解决争端的一般义务和某些手段、解决争端的强制程序、第二节程序适用的限制和例外。高圣惕教授还详细剖析了《公约》第十五部分的部分条款,认为在判断管辖权存在与否时,还需注意第286条在解释和适用《公约》第十五部分第一节与第二节之间的重要桥梁作用,并通过大量国际案例进行了详细介绍。高圣惕教授最后指出在适用第二节强制程序时需要兼顾和平衡第三节的限制性和例外性要求,并通过大量国际案例进行了严谨地论证。

讲习班第六讲聚焦国际海底矿物资源勘探开发制度的发展,由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张克宁教授主讲。课程伊始,张克宁教授通过条文和图表介绍了国际海底区域矿物资源勘探和开发管理制度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制度框架,阐述了国际海底区域中多金属结核、多金属硫化物、富钴结壳、可燃冰、稀土等资源的形成过程以及主要分布情况,指出这些资源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和高需求。张克宁教授接着介绍了国际海底管理局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转流程,包括大会、理事会、秘书处以及大会和理事会下设的财务委员会、法律和技术委员会等。张克宁教授还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着重指出国际海底管理局运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投票表决机制与其他国际机构的不同之处,强调中国在国际海底管理局中所处的重要作用和准确定位。张克宁教授最后对第25届国际海底管理局会议上缴费机制、企业部和区域环境管理计划等核心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指明了国际海底管理局未来所要完成的任务,并对国际海底管理局27年来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体回顾,对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讲习班第七讲聚焦北极治理的法律与政策,由南开大学法学院白佳玉教授主讲。白佳玉教授以《公约》为切入点,阐释《公约》与北极治理的关系,对《公约》第234条进行了独到分析,并介绍了加拿大、俄罗斯等北极国家对该条款适用。白佳玉教授还介绍了《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极地水域操作船舶国际规则》《预防中北冰洋不管制公海渔业协定》等北极治理的相关国际条约以及北极理事会的成员构成、设立进程、作用以及观察员制度等内容。白佳玉教授以中国的北极观为出发点,探讨了中国在北极事务中的定位、中国北极政策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指出中国北极政策的特点是以国际法为基础,追求共同利益。白佳玉教授还以合作为关键词,介绍了中国在气候变化、环境保护、航运治理、渔业治理、科学研究和数据分享等方面对北极治理的贡献。

讲习班第八讲聚焦南极治理及南极条约体系,由大连海事大学黄渤海研究院名誉院长邹克渊教授主讲。邹克渊教授首先介绍南极的地理位置、气候特征与生物资源,梳理了人类探索和开发南极的历史。邹克渊教授接着介绍了以《南极条约》为基础的南极条约体系,其中包括《保护南极动植物议定措施》《南极海豹养护公约》《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公约》等。邹克渊教授分析了南极条约体系的最新发展,包括气候变化与臭氧层破坏、南极海洋保护区的建立、南大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相关问题,并展望了南极条约体系的未来。邹克渊教授认为,南极条约体系自身还面临着成员国扩容、潜在的领土与矿产资源争议以及非《南极条约》协商国对条约体系的冲击等诸多挑战。邹克渊教授最后介绍了中国对南极条约体系的贡献,认为中国在科学研究、捕鱼、环境保护、旅游等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9月17日下午,厦门大学南海研究院副院长施余兵教授、海洋战略所副研究员罗刚博士分别代表主办方对本次讲习班进行了总结并致谢。讲习班除了各位专家授课讲解之外,还有线上提问与解答环节。本次讲习班以增进友谊、促进合作为宗旨,致力于为国际社会积极提供能力建设方面的公共服务产品,为各国学员提供海洋治理法律、科学与政策的国际学习平台,传播中国声音,贡献中国智慧,为完善全球海洋治理、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提供智力支持,受到了国内外学员的积极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