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下午,CEGA第四期线上沙龙活动以“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海洋”为题,邀请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副研究员郑苗壮博士、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副秘书长张博文女士、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副总裁马剑先生、世界经济论坛海洋行动之友项目中国负责人谢茜女士,分别就我国海洋保护区建设进展、公益组织海洋保护行动以可持续蓝色经济融资等议题开展讨论。来自公益组织、企业及媒体各界约40多位伙伴参与的此次沙龙活动,沙龙气氛热烈。
郑苗壮:
要避免建立仅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的保护区
郑苗壮博士首先回顾了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提出的“2020年爱知目标”的进展情况。根据相关统计,截至2020年8月,全球已建立了1万七千多个各类海洋保护区,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7.5%。加上承诺即将得到保护的区域,“保护区面积占全球海洋总面积的10%的爱知目标即将完成。此外,海洋生物多样性关键区的覆盖率也超过了45%。
郑苗壮指出,十八大以来我国已加快海洋保护区的建设速度。截至2018年已建立了271个海洋保护区,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占主张管辖海域面积的比重也从2012年的1.1%提升到4.1%。此外我国还积极推进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制度,划定海洋生态保护红线,严格实施每年至少3个月的伏季休渔制度。
在谈到海洋保护区建设存在的问题时,郑博士指出,从各国的实践来看,海洋保护区的建设都存在“上量易、保质难”的情况。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对生物多样性重点地区保护不够,缺乏有效管理和监测,资金和人力投入不足等情况。在保护区的有效性,公平性,连通性等方面短板明显。
针对明年将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第十五次大会(COP15)上制定的2030目标,郑博士建议,应当质量与数量并重,强调海洋保护区的有效性、公平管理、连通性、代表性等内在指标,实事求是、科学决策,避免建立那些仅停留在“口头上”、“纸面上”的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