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要闻播报

共谋蓝色合作 共商海洋治理——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2019年会暨“海洋命运共同体与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学术会议亮点观察

来源:中国海洋报  记者 赵 婧

11月8~9日,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2019年会暨“海洋命运共同体与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学术会议在浙江宁波举行。来自该联盟成员单位,中、日、韩、西班牙、法国等相关学术机构的50多位专家学者就北极治理与国际合作、蓝色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滨海湾区治理与区域合作、海岸带治理经验与模式等话题研讨交流,为东黄海地区发展合作建言献策。

北极事务成为全球关注热点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雪融化加速。在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背景下,北极在战略、经济、科研、环保、航道、资源等方面的价值不断提升,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

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极地研究中心主任金珉秀谈及北极的形势和变化时说,北极冰雪融化不仅导致北极自然环境变化,而且可能引发气候变暖加速、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现象增多、生物多样性受损等全球性问题。同时,北极冰雪融化可能逐步改变北极开发利用的条件,而这又会对北极居民和土著人的生活产生重要影响。金珉秀介绍了韩国的北极政策,建议中日韩三国可以基于原有的科学研究合作向多层次拓展,加强政策、科学、技术、产业等方面的合作力度。

“北极事务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主要是因为危机意识以及地缘政治变化等因素。”日本笹川和平财团海洋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酒井英次说,北极的环境变化、气候变动给全球带来了可能的自然灾害威胁,北极丰富的自然资源给人类可持续利用这些资源提出了巨大挑战,连通北欧、欧亚大陆的这条“8”字型的北极航线将对全球安全事务、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北极是跨学科、跨领域的课题,拥有很多的利益相关方,因此相互之间必须要有信息沟通的平台,而这一平台仅靠政府、产业界、学术界其中一方是不够的,需要将所有的利益相关方整合在一个平台上,定期展开沟通交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海洋战略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王旭长期从事日本研究,她梳理了日本对北极航道的认识情况,包括管理协调体制、科学技术手段等。王旭认为,合作顺应中日关系持续改善的大局,符合中日各自定位和发展预期。“北极科学考察、开发利用北极航道所需要的资金、技术、人才投入都是巨大的,而且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开展多国间的联合科考、联合航运是经济上的合理选择。合作契合中日优势互补的现实基础。”

如何破解发展与治理之痛

“中国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将海洋发展与海洋治理结合起来。”在海洋领域面临着诸如近海污染、海水升温、海洋酸化、海洋生物多样性衰退等问题。解决发展与治理的关系问题,需要在国内层面实现发展的转型,在全球层面实现治理范式的转型。庞中英表示,期待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为实现更为有效的全球海洋治理提供中国智慧。

日本笹川和平财团海洋政策研究所研究员渡边敦介绍了日本沿海海域的综合管理情况。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给沿海地区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之后,日本采取了排放限制措施,大幅减少了入海氮磷有机物的排入量,海水水质得到了很大改善。日本还加强了水产资源管理,对浅水区域进行了保护、修复、重建。在通过自上而下的环境修复后,日本加强利益相关方的合作,以技术创新带动海洋经济振兴。近年来,日本海洋温差发电、深层海水利用等产业发展迅速,吸引了众多国家海洋从业者考察、学习。渡边敦说,总结日本的经验,经济、社会、环境的均衡发展是推进蓝色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海疆研究室副主任侯毅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开发进行了系统分析。侯毅说,加强对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是合理有效开发与利用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基础;加强统筹协调和政策引领,打造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聚集区是基本路径;培育重点、突出精品、以点带面、有序推进是必经路径。此外,还要充分重视人才培育,既要培育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传承人,也要培养管理、文创、营销人才。侯毅认为,环黄海、东海国家应以海洋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媒介促进交往,推动彼此关系的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李大海从国家需求、国际合作基础及合作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谈及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洋科技合作议题,他建议,要以南海周边国家、太平洋—印度洋小岛屿国家、北极周边国家为重点,以海洋认知、海洋资源开发、海洋环境保护、海洋防灾减灾、海洋规划与管理为重点领域,立足各合作方能力与资源的互补性,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加强政府间合作、共建科研平台、共同发起推进北极大科学计划、共同举办学术论坛、强化人员交流与培训等方式,促进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海洋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的全面提升。

湾区的法律融合与生态保护

“粤港澳大湾区和世界上现有的3个国际性湾区都不同,是一个根据“一国两制”原则设立的、拥有3个不同法域的大湾区,因此,如何规划这个独特的大湾区的法律制度的未来,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学院教授林峰表示,3个法域的法律要实现真正融合,在法律制度上有很多挑战需要面对。“但不要把不同看作是不好的事,实际上3个不同法域是各有优势。要利用这些差异,将各个管辖区的优势发挥出来。”林峰认为,有一些实体法,因为长期法系的不同,没有必要融合,如合同法、商法、侵权法等。在人工智能、科技金融等新领域,新发展带来了新问题,以前法律也没有规制,可以考虑制定统一的实体法或制定示范法。在一些争议比较小的领域,如消费者权益保护、环境保护方面,可以看看是否有空间融合。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副院长李加林通过时空基础数据,说明了高强度开发背景下东海区海湾生态系统整体不断退化的情况。李加林说,1990~2015年,东海南部海湾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且下降程度远大于北部海湾;海湾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显著变化区域集中于海陆交界地带,沿海以围填海为主的人类活动成为东海区海湾生态服务价值演变的主要因素;围填海强度与海湾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体呈较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南部海湾相关性大于北部海湾。李加林建议,要科学制定生态修复目标和方案,加强海湾水体与湿地的保护,加强海湾生态承载力评估,建立海岸带多规合一制度,营造生态安全的海岸带。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研究员韩承勋介绍了韩国海洋生态环境现状与相关法律制度。韩承勋认为,中韩可以借助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提供的桥梁作用,通过中韩地方政府之间姐妹城市、友好合作城市等伙伴关系纽带,在海洋治理政策、法律等方面进行交流,加强海洋科学技术共同研究,促进东黄海生态环境保护。

探索陆海统筹机制下的海岸带综合治理

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海洋研究室室长尹成淳对韩国《海洋水产发展基本法》、韩国政府和各地方政府海岸带综合管理规划的发展和实施,以及2018年《海洋空间规划与管理法》及其影响进行了重点分析。尹成淳介绍,韩国通过对侵蚀海岸带的人为因素、自然灾害因素进行整合性管理,对侵蚀严重的地区和缓冲地区进行区分管理,对造成侵蚀的予以禁止,为预防海岸带侵蚀提供了一些支持政策和制度。通过这些举措,韩国将后退的海岸线向前推进了70米左右。

日本笹川和平财团海洋政策研究所研究员高翔着眼于生物多样性的国际目标与国际规则,分析了中国和日本在海洋保护区制度方面的不同特点,结合生物多样性条约对参加国的相关目标要求,提出了可以共同聚焦和研究的问题、方向。“比如,设置近海海洋保护区时如何对海洋环境进行评估?生态红线划定之前原本该区域是可以从事渔业生产活动的,红线划定之后这些渔民的生存如何解决?这些都是中日在海洋保护区管理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双方可以展开交流研讨。”

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研究员汤晓峰讨论了中国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对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影响。汤晓峰说,《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暂行办法》的出台,有利于海陆一体化思维的形成;建立了一种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初步解决了海岸带多头交叉管理和碎片化监管的问题;有利于实现自然资源数据共享;有利于加快建设项目审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基于海岸带具有强烈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汤晓峰建议,在坚持陆海统筹原则的基础上,建立海岸带自然资源开发与利用动态管理机制。

东黄海研究智库联盟是为落实2014年中国在第九届东亚峰会上提出的建设东亚海洋合作平台的倡议,由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2017年发起成立。联盟作为中国首个专门研究东黄海涉海问题的智库合作平台,对共同关切的东黄海重大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和讨论,分享成功经验,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或应对建议,其研究成果除了在联盟内部交流、公开发表外,还以内部报告和建议的形式上报有关部门。目前联盟共有9个正式成员单位,包括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山东省海洋经济文化研究院、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韩国海洋水产开发院和日本笹川和平财团海洋政策研究所。

本次会议由宁波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宁波大学、宁波大学东海研究院、宁波市东海研究基地、宁波大学法学院、宁波市湾区经济研究基地共同承办。在会议闭幕式上,联盟发起单位——自然资源部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张海文表示,此次国际学术会议对推进东黄海领域前沿问题研究发挥了重要作用,期待联盟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加深了解,增进合作,凝聚共识,充分发挥联盟在国家决策以及国家间相互合作方面的桥梁作用,为东黄海地区发展合作贡献智慧。